武大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励
- 发布日期:2015-01-09 14:45:17
- 阅读次数:[8723]次
- 作者:
3sNews讯 1月9日上午,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由李德仁、刘经南、龚健雅、张良培、李清泉、施闯、吴华意、王密、陈能成、赵齐乐、陈晓玲、朱欣焰、眭海刚、廖明生、张过组成的武汉大学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励。
与其同时获此殊荣的还有解放军总医院器官损伤与修复综合救治创新团队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深空探测航天器系统创新团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励2012年首次试点实施,在高标准、高质量、少而精的原则下,2012年度、2013年度都分别仅有三支创新团队获此殊荣。该奖项自设立以来在科技节产生了积极反响,发挥出对团队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创新团队奖”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
据人民网报道,武汉大学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最早是依托于1989年成立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5年来,长期聚焦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不断聚集人才,通过引进与培养并重、将年轻人放到重大项目攻坚一线、灵活多样的薪酬激励和考核等方式,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领域内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团队。
这支团队为了使我国摆脱核心元器件受制于国外,遥感卫星定位精度长期停留在300米左右的情况,他们首创了测量误差处理与可区分性理论,解决了测量学中的百年难题,通过“以软补硬”,将我国光学卫星遥感影像的直接定位精度提高到了10米以内。
在这支创新团队的支持下,我国“资源三号”测图精度从大幅落后一举跃升为“国际领先”;使北斗定轨的精度从5-10米提高到2-3厘米。近年来,他们还研制了“GeoGloble”虚拟地球系统,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能够提供数字地球系统服务的国家。
这支团队曾出版专著53部,发表SCI论文363篇,论文数量与被引总数分列国际同类研究机构第一和第二名。
作为团队第一带头人的李德仁院士,是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著名专家,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两院院士”。他介绍,自己和师弟刘经南、徒弟龚健雅三人,“一个做导航,一个做遥感,一个做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在一起,优势互补”。
在谈到团队经验时,李德仁表示,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年轻人去科研的第一线攻关,不能把他们当作“劳动力”,而是要把最新鲜、最有难度、最有挑战性的问题交给年轻人,同时激励他们,严格要求他们去创新。“要让年轻人在团队中获得指导、关怀,还有成长的机会。”李德仁说。
[责任编辑:张凯]
新闻来源 3sNews http://news.3snews.net/2015/0109/37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