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导编制的首个地理信息国际标准通过审查
- 发布日期:2015-06-29 11:25:34
- 阅读次数:[8575]次
- 作者:
核心提示:由中国主导编制的首个国际标准《地理信息 影像与格网数据的内容模型及编码规则 第一部分:内容模型》(ISO 19163-1)经34个成员国表决成功通过全体会议审查。
2015年6月8—12日,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 TC211)第40次全体会议在英国召开。由中国主导编制的首个国际标准《地理信息 影像与格网数据的内容模型及编码规则 第一部分:内容模型》(ISO 19163-1)经34个成员国表决成功通过全体会议审查。全体会议上,中国还获邀提交一项新国际标准项目提案,有望成为我国主导编制的第二个地理信息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地理信息 影像与格网数据的内容模型及编码规则 第一部分:内容模型》于2012年3月由中国正式向ISO/TC 211提出国际标准项目提案,2012年11月7日在ISO TC211第35次全体会议上立项成功,项目负责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教授,标准的编辑负责人为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狄黎平教授,参与人员有武汉大学高文秀教授,Timo教授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 以及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学者。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通过了立项、工作草案、委员会草案、国际标准草案等多轮阶段审议与成员国投票,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认可,最终成功通过审查。国际标准《地理信息影像与格网数据的内容模型及编码规则 第一部分:内容模型》依据属性、空间和传感器类型的分类,界定了描述影像和格网数据必要组成部分的内容模型,并定义了将数据内容映射到数据编码格式需要遵循的基本编码规则。该标准预计将于2015年11月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
另外,会上中国推荐的中国科学院电子所专家就雷达传感器校准与验证的标准化工作作专题报告,得到相关工作组肯定,多个国家表态愿意共同参与编制。6月12日全体会议通过715号决议:邀请中国提交一项新国际标准项目提案。该项目主要涉及SAR/InSAR的校准与验证的标准化内容,有望成为我国主导编制的第二个国际标准。
《地理信息 影像与格网数据的内容模型及编码规则 第一部分:内容模型》是我国地理信息领域首个主导提出立项并通过审查的国际标准,是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参与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化活动以来取得的又一次实质性突破,标志着中国成为国际地理信息标准化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下一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深化标准化改革的方案,将更多的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优势技术推向国际,掌握相关技术主动权,以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为推动中国由测绘大国向测绘强国迈进提供强有力的标准支撑。
(新闻来源:http://www.lmars.whu.edu.cn/newsnoticedetail.jsp?id=y0ib6kxt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