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会议在京召开
- 发布日期:2015-10-29 10:17:47
- 阅读次数:[8533]次
- 作者:
本网讯(通讯员 何婧琳)10月25日下午,中心理事会听取了主任李德仁院士2014-2015年中心工作报告,出席此次会议的成员有理事会理事长、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院士,副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吴燕生,副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张军院士,副理事长、武汉大学副校长李建成院士,理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发部总工孙晓春,理事、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岑松,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理事唐文忠,理事兼秘书长、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平湘。教育部科学技术司计划处处长邰忠智、方向首席张庆君研究员、陆建华教授也出席了此次会议。李平湘主持会议。
李晓红充分肯定了中心认定以来取得的各项成绩,对各协同单位长期以来对中心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寄语中心:充分发挥中心体制机制优势,把握政策机遇,继续做好协同创新工作。
理事会成员对中心2014-2015年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高端人才引进、科研基础设施整合、创新成果的大众应用转化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对未来工作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吴燕生总经理表示,支持、参与、开放、合作一直是航天科技集团参与协同创新的宗旨,集团将对中心工作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张军院士认为,中心有四个特色:产学研相结合、老中青三代科学家相结合、跨学科方向相结合、国内国际相结合;过去两年里攻克了系列关键技术,建议加强中心高端智库的作用,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决策提供支持;。张庆君研究员、陆建华教授表示,在“互联网+天基信息实时服务”框架下努力寻求突破口,干出实事,服务民众,建议应更多地思考如何将已有成果有机集成,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岑松建议,科研组织管理上的协同创新也可成为未来中心工作的思考重点。孙晓春认为,协同创新研究重点应更多地与领域内企业公司遇到的难点相结合,有效利用已有资源,为理论技术产业化发挥作用。最后,与会成员专家对中心提出的将平流层无人机、临近空间浮空器与卫星网络的集成应用的设想与产业化推进思路表示了充分肯定。
最后,教育部代表邰忠智处长表示,他深受中心近两年工作成果的鼓舞,对团队成员们的团结一致大加赞赏,也强调了教育部对2011计划的重视,并解释说明了相关的政策、机制问题。
根据战略发展委员会专家委员与理事会意见,中心未来将努力把握机遇,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围绕互联网+天基实时服务系统设想,深入协同,不断推进中心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到成果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为地球空间信息产业的升级发展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