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机器人、无人机等科研成果集中亮相!
- 发布日期:2016-09-19 16:41:23
- 阅读次数:[11152]次
- 作者: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两院院士李德仁和他的团队,近日集中展示了机器人、无人机、全景移动测量、遥感图像内容检索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机器人小珈
李晓红校长与机器人握手
智能机器人项目负责人罗斌介绍,他们团队研发的机器人运用了遥感测绘与巡检技术,机器人可以一边拍照录像,一边自动绘制行走区域图,还可以实现自我定位导航,并且在探测到障碍物的时候,能重新规划路径,自主地避开绕行。
不仅如此,机器人小珈还具备眼动仪控制功能。只要人眼盯着某个目标时长超过1秒钟,机器人便能自主感知,并能朝着人眼注视点的方向进行移动、拍摄、录像等。
实验室罗斌教授介绍说,他们花了几年时间才研制出来这台机器人,在定位导航领域可以说是国内一流。小珈在新生“开学季”临时接到了“迎新”任务,他们稍微调整了一下程序,让小珈记住了迎新现场地形,并在四个标志点来回行走,和大一新生挥手敬礼表示欢迎,还与武大校长李晓红握过手。
接下来机器人的研发方向是给它装上人脸识别系统与姿态手势识别系统,让它既能认识人,又能认识手势,还将增强它的机械手臂动作的灵活性,并将开发多个机器人协同任务系统。
机器人“背包侠”
这个名叫“背包侠”的机器人,身上配备了高精密的定位导航系统,可以进入测绘车、测绘仪器到达不了的场所,测绘高精度的地理数据。
“背包侠”机器人,重量小于14公斤,外形像一个双肩背包。李德仁团队孙凯博士介绍,他们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自主研发了这套背负式全景移动测量系统,可单兵背负、助力车载或者小型机动车载。在载体运动过程中,可连续采集高清全景,然后输出带有量测功能的全景影像及其地图数据成果。据悉,这款产品将在半年内批量生产。
无人机——飞行的机器人
“只用半个小时获取数据,加上一晚上图像处理,就做出了极其逼真的武大行政楼三维建模。”实验室副教授张帆介绍,他们的无人机在国内首次实现基于摆动设计的低空无人机的倾斜摄影云台,从而完成多角度的数据采集。这种无人机能用于景区三维场景重建、地区山体滑坡灾情勘测等。目前,无人机电力安全巡检系统,已服务于我国南方电网业务化作业。
无人机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三个:智能的 —— 视觉自主感知、高清的 —— 倾斜摄影测量、超感的 —— 多传感器融合。视觉自主感知主要致力于解决无人机视觉自主感知难题,打造更加智能的灵巧无人机系统。倾斜摄影测量是依靠倾斜数据的精细建模流程:同名提取与匹配、空三解算、密集匹配、表面重建,来实现三维场景重建、地区山体滑坡灾情勘测等行业应用。而在多传感器融合方面,实验室团队提出了基于几何基元不变性的空、天、地空间数据协同处理方法,解决了时空基准不一致的难题,实现了高精度融合。
大规模遥感图像内容检索
不知道地名,也能检索出想去的地方?该实验室肖志峰介绍,他们的研究基于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通过文字、语义、图像,支持国内20个城市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检索,今年内将覆盖所有省会及重要城市。
传统的遥感图像检索是根据遥感图像的元数据,如地理位置、传感器类型、坐标系统、分辨率、时间等进行的,将图像检索问题简化为常规数据库的属性检索问题。那么如何在大规模遥感图像数据库中获得感兴趣的内容呢?联合大数据、语义理解、深度学习、云计算四维一体,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遥感图像在线检索系统,便可以快速、准确、方便甚至不需要地名就能找到你想要的信息。
看过了这么多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更增加了大家对于科学研究的热情与兴趣。这些科研成果都代表了当前最前沿的遥感测绘技术,正如李德仁院士所说的:“贴近大众,也要跟上世界潮流。从前期开发,自主创新就是抓这个。当全世界还没有做出来的时候,中国人抓紧做。”
(新闻来源:武汉大学微信公众号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M3MzUxMA==&mid=2655692654&idx=1&sn=e6fd22d5b9a69be9e3214b979dc1a02b&scene=1&srcid=0917R1zsRupxBVRcgcKsVFgF#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