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6位跨学科学员与导师团队面对面
- 发布日期:2016-07-04 14:03:38
- 阅读次数:[9047]次
- 作者:
(通讯员:何婧琳、魏言聪)6月27日,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跨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举行期末学术交流会,6位学员与导师团队面对面,共探人才培养新模式。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跨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是什么?
根据《武汉大学关于加强博士研究生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基地于2015年成立并通过答辩,成为武汉大学首个试点试验区。
基地依托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协同创新跨学科平台为基础,以“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和突出科研能力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为原则,从培养机制、激励政策上为学员创造更有利的学习条件和科研环境,从考核内容、成果水平上对学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通过这一方式带动提高跨学科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
协同创新中心、导师团队、学员签署了基地首创的三方培养协议,规定了学员及导师的任务目标、考核目标和奖励政策。研究生院承诺,中期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学员,每年生活费提高1万元;结项考核时,所获学术成果水平优秀者可再获得1万元奖金;指导成果显著的导师及团队,在不占培养单位原有招生计划的情况下,经申请审批可在次年增加博士招生指标。
2015年底,6位来自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GPS中心、测绘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的博士生,成为首批基地成员。
由来自6个学院(实验室)的导师组成团队,对学员进行学习研究指导。他们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李德识、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方圣辉、GPS中心姜卫平教授、测绘学院申文斌教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能成教授、GPS中心江鹏教授、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郑顺义教授。
“接下来,基地还将继续探索机制创新之路,更多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做出贡献。”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首批学员,体验如何?
学员们的研究课题涉及学科横跨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通信技术、动植物学、地质学、计算机科学、气象学等10个一级学科。
交流会上,6位学员汇报了自己的近期科研成果和进展。针对不同专业领域内的狭义问题和广义的学习方法,导师们提出了丰富的指导建议。例如黄霞同学的“动植物表型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课题,在创新立意上获得了肯定,并被建议在后续工作中细化研究方向,求精求细;王锴华同学的“GNS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非线性变化的物理机制解释”课题涉及力学、地球物理、测绘科技等学科的交叉,引得导师们兴趣盎然,与他展开热烈讨论。
导师们也表达了更高期望:研究成果上,争取发表更多二区以上的SCI文章;个人能力上,争取多参与到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中,通过报告演讲的形式提升临场应变能力和思考能力。
导师们同时也表示,今后会继续积极响应基地建设目标,为学员提供更多接受学术指导和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搭建具有更优良学习条件的平台。
(编辑:肖珊)
新闻来源:http://www.lmars.whu.edu.cn/newsnoticedetail.jsp?id=y0iq4nbo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