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实时高精度定位
- 发布日期:2014-12-08 18:27:38
- 阅读次数:[16510]次
- 作者:
北斗实时高精度导航定位的前提是精确的地球时空基准,关键是实时精密定位技术。针对前者,中心承担了973计划项目--高分辨率高精度地球重力场及其时变效应和动力学机理研究和863计划重点项目--高精度自主的全球时空基准建立与维持关键技术;针对后者,中心承担了863计划重大项目--广域分米级实时精密定位系统技术和二代导航专项--XX监测评估系统。
(1)973计划项目--高分辨率高精度地球重力场及其时变效应和动力学机理研究
本中心创新团队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高分辨率高精度地球重力场及其时变效应和动力学机理研究”。实施周期为2013-2017年,专项经费3400万元。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1)高精度时变重力场模型和高分辨率厘米级精度局部大地水准面确定理论;2)中国区域应变应力场模型和活动断层动力学响应;3)地球主惯性矩的精密确定及三轴分层地球自转理论。主要创新指标:1)利用完整运行阶段卫星重力数据集,研制中低阶及时变卫星重力场模型;利用时变重力场、水文数据和遥感数据,反演局部水储量;提出提取大地震同震重力变化信息的理论方法,并对其可靠性水平进行检验;2)建立动态地壳形变模型和时变地壳应变应力模型,研究强震引起的物质迁移与地壳应变应力场变化,建立时变地壳应变应力场与地震应力触发关系模型;3)完成我国东部地区2′×2′厘米级精度国家高程基准数值模型;4)建立三轴分层地球自转理论;建立三轴地球自转与相关全球变化的关联性模型;基于三轴分层地球自转理论揭示十年尺度日长变化机制。
(2)863计划重点项目--高精度自主的全球时空基准建立与维持关键技术
本中心创新团队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高程基准现代化实现关键技术。实施周期为2013-2015年,专项经费695万元。拟解决的关键技术是:1)我国重力场数据的统计特征与粗差诊断以及重力场多类数据的融合处理方法;2)超高阶重力场调和分析方法与模型构建,高分辨率格网垂线偏差的精密确定和高分辨率区域高程基准(似)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构建的关键技术;3)多源卫星观测数据(测高卫星、重力卫星)融合处理方法。主要创新指标:1)构建全球2160阶地球重力场数值模型,在10'×10′分辨率上的重力异常精度不低于±10mGal;2)构建我国1'×1′分辨率垂线偏差数值模型,精度平均优于1角秒;3)突破多源测高数据精化和融合处理关键技术,构建全球2′×2′平均海平面高模型,整体平均精度达到±4cm;4)突破大地水准面模型精化关键技术,构建的我国2′×2′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达到我国东部平均精度0.05m,西部地区平均精度0.10m。
(3)863计划重大项目--广域分米级实时精密定位系统技术
本中心创新团队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广域分米级实时精密定位系统技术”。实施周期为2012-2014年,专项经费1373万元。拟解决的问题:1)研究和建立中国广域实时精密定位系统的关键理论和方法,突破了导航卫星实时精密轨道、精密钟差的计算,及基于这些信息的终端精确定位等核心关键技术和方法,研制了相关的软件系统;2)设计并实现了导航卫星实时精密轨道处理系统平台,建立了广域实时精密定位服务的原型系统;3)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覆盖我国陆地、海洋和空中的精密定位信息服务原型系统。主要考核指标:1)利用全球和中国境内80个GNSS基准站的原始观测数据流,实时计算导航卫星的高精度轨道和钟差;2)利用同步卫星、无线移动、地面无线广播网,向终端用户播发精密定位信息,实现全国范围双频接收终端水平定位精度达到分米级、单频接收终端水平定位精度优于1米。
(4)二代导航专项--XX监测评估系统
本中心创新团队承担了导航重大专项“XX监测评估系统的研发”。实施周期为2012-2015年,专项经费1020万元。系统通过建立XX接收、存储、管理和发布全球跟踪站数据的基础平台,为用户提供实时数据和产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