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应用服务
- 发布日期:2014-12-08 18:30:01
- 阅读次数:[12105]次
- 作者:
(1)973计划项目--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传感网的理论与方法
中心团队承担了973计划项目“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传感网的理论与方法”项目,实施周期为2011-2015年。项目拟突破的重大问题:将构建可共享、可协同、可扩展的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传感网,建立基于对地观测传感网的智能化处理与聚焦服务理论与方法体系,揭示对地观测“事件—信息—服务”的转化机理。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大气污染等环境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地观测技术在资源调查、国防工程、减灾救灾等领域的应用潜能。关键科学问题:1)事件感知与多传感器协同观测机理;2)对地观测传感网数据同化与协同信息处理理论;3)任务驱动的时空信息聚焦服务模型,进而促进多学科实质融合与发展。项目主要创新指标:解决空天地多平台观测系统事件感知与协同观测机理、对地观测传感网数据同化与信息融合、对地观测传感网聚焦服务模型等关键科学问题,系统地揭示从事件感知到聚焦服务的转化机理,建立从空天地传感网数据实现地球陆表监测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体系,为我国空天地协同空间对地观测系统的建立、地球空间信息灵性服务目标的实现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
(2)863计划重点项目--城市运行的空间信息智能处理与分析系统
本中心创新团队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 “城市运行的空间信息智能处理与分析系统”。实施周期为2013-2015年,专项经费1872万元。项目针对城市空间信息难以互联、互通、互用、无法实现综合运行管理等限制智慧城市建设的瓶颈问题,突破城市地理空间特征与语义统一表达、多源异构信息的实时接入与动态加载、面向多层次与多主题的城市异构时空数据集成分析与决策模拟等核心技术,制定统一时空体系下的城市多种类型空间信息接入与加载的规范,研发多源传感器信息接入、加载、融合、更新的组件工具和城市时空数据集成分析与决策模拟技术平台,支撑智慧城市及国家与地方重大地理工程等方面的应用,显著提升我国GIS的核心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占领智慧城市前沿技术的战略制高点。主要技术指标:1)城市多种类型空间信息接入与加载的规范2-3个;2)可接入的城市感知网传感器类型不小于10个;3)能对5种以上的传感器信息进行加载和融合,针对典型专题信息的融合时间不大于5min;4)能够支持至少5种常用地理空间数据源格式空间对象的融合集成和基于时态序列模型的统一管理。
(3)国家发改委专项--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全球制图服务与示范应用项目
本中心创新团队承担了国家发改委专项“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全球制图服务与示范应用”项目,实施周期为2013-2015年,项目经费1.2亿元,其中专项经费2400万元。项目针对我国全球空间信息产品缺乏的问题,突破多尺度、多主题、时空动态的全球空间信息集成、融合与标准化生成等核心技术,基于高精度卫星在轨几何定标技术、多源卫星遥感数据联合空三平差技术,利用多机多核GPU多层次并行计算能力,建设以国产高分辨率测绘卫星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的全球制图与服务系统,生产全球典型区域10米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2米分辨率正射影像,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天地图等示范应用提供数据支持。